首页 都市小说 从导演开始的娱乐大亨

第四十八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

   冯裤子不知道的是。

   顾铭在回了京城,接受了采访后。

   当晚就叫上已经全都拍完电视剧的陈昆周讯黄小明,还有颜丹辰一起去电影院里去给他的《没完没了》贡献了点票房。

   从电影院里出来,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葛尤。

   “葛尤有了头发的片段看起来还真不习惯。”

   “是啊!看起来怪怪的。”

   “不知道为什么,就一个别扭,还是光头顺眼。”

   “嗯?我去!”

   路过一个报摊时,黄小明随意扫了一眼。

   顿时就被报纸上的标题给吸引住了。

   给了报摊老板钱,拿过报纸盯着标题看了起来。

   “巩利要当2000年的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啊?”

   “真的假的啊?”

   黄小明看了下报纸的名字,不是什么没名声的三流小报,字也印刷的没问题,不是盗版。

   “我去,是真的!”

   “这是欧洲三大首个华人评审团主席吧?”陈昆语气里充满了感慨。

   “应该就是,除了她我没听说过还有谁当过。”

   “厉害啊!她是怎么做到的?”

   “废话。”顾铭无语地叹了口气,“仔细数数,你会发现巩利当女主的电影把金熊金狮金棕榈都拿全了,评审团大奖也就缺個柏林电影节的。”

   “加上威尼斯影后。”

   “这样的履历还不够吗?”

   “不数不知道,一数吓一跳啊!”陈昆黄小明齐齐赞叹。

   而周讯则是眼睛里放着光,盘算了起来。

   自己主演的电影就拿了一次柏林评审团大奖,一次戛纳金棕榈,差距有点大啊!

   不过,自己比她小九岁,还有顾铭这个年轻有才的导演。

   是有机会的。

   总有一天。

   我可取而代之!

   “哎,你在想什么?”陈昆拍了下周讯的肩膀,打断了周讯的野望,“是不是想着这回能不能拿下柏林电影节的影后?”

   “不是,我就是觉得你们讨论的话题是不是有点偏啊?”

   周讯发挥演技,眨巴眨巴清澈无比的眼睛。

   “巩利当评审团主席。”

   “那咱们的《白日焰火》岂不是赚大了?”

   “就算不能让她太偏袒,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偏袒偏袒总没什么问题吧?”

   “说不定还能拿金熊呢!”

   周讯看向了顾铭。

   对于这种半场开香槟的事,顾铭当然得遏制住。

   不可沽名学毛豆啊!

   忙摆了摆手。

   分分钟找出了两个看起来强悍至极的理由。

   “第一,我才拿了金棕榈,人家会让你连续两届拿欧洲三大吗?欧洲三大不要面子的?”

   “第二,这次参赛的还有张一谋的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张一谋和巩利……”

   剩下的话自不用多说。

   虽然两人分道扬镳了,但毕竟那么多年感情。

   那是说着玩的?

   被顾铭这么一说。

   其他三人也觉得可能性不大了。

   默契地不再聊起这个话题。

   ……

   接下来的日子。

   在接受了几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后感想的采访后。

   顾铭就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公司制作的《新上海滩》和《金粉世家》上。

   新上海滩好说。

   按部就班的做后期就行了。

   主题曲也可以直接用老版的“浪崩,浪流……”

   可《金粉世家》,没有《暗香》的金粉世家那是没有灵魂的。

   但这件事就尴尬了。

   自己知道《金粉世家》导演是谁。

   也能想起是三宝作的曲,沙保亮唱的。

   但谁做的词啊?

   没办法,只好亲自上场。

   绞尽脑汁地把《暗香》的歌词写出来,给了三宝几段高潮时的旋律后,由他把《暗香》做了出来。

   和前世的大差不离。

   再由沙保亮唱了下后,《金粉世家》的主题曲就这么定了。

   至于剩下的东西全都交给导演继续工作。

   没想到的是,电视剧刚忙完,一件事又把顾铭的注意力拉回到了电影上。

   “顾总!”

   “好消息!”

   李小萍笑着来到了顾铭的办公室,汇报起了工作。

   “霓虹那边传来了消息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在霓虹上映五个月,现在的票房已经到了四亿日元,按照现在高昂的日元汇率算过来,是近四百万美元,三千多万软妹币。”

   “而且现在其还在霓虹的艺术院线进行长线放映。”

   “上座率不俗。”

   “咱们是不是?”

   “嗯。”顾铭当然知道李小萍想做什么,点了点头。

   “先把这件事宣传出去。”

   “然后就可以开卖了。”

   “对了,先卖音像播放版权和电视播放版权。”

   “不先上院线播放吗?”李小萍不解,“在霓虹卖出那么高的票房,很可能带起国内的票房的,其他不说,一些艺术影院肯定愿意播放。”

   “他愿意播放,我还不愿意给呢,听我的,不上院线。”

   “卖完这些版权,我再带到柏林电影节上试试看能卖出多少钱,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嘛。”

   至于上院线。

   怎么说呢。

   有些电影,它天生就不适合在这个年代进入电影院。

   那么贵的电影票。

   以这个年代的工资。

   去一趟电影院算是奢侈消费了,你让我去看这个。

   谁看?

   看完不喊“日你嘛,退钱”就不错了。

   前世的时候霓虹票房起来了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又不是没有重新上院线?

   但票房还是一点点,根本拉不起来。

   连拷贝钱都未必收的回来。

   既然如此。

   还不如干脆不上,保持住逼格!

   靠着霓虹的票房来把其他版权多卖点价。

   过个十几二十年,说不定会有不少人惋惜这部片子上院线也能有个不错的票房。

   只要不露底裤,这部片子的评价能比前世更高!

   到时候也是利益啊!

   “可是……”

   李小萍还想劝一下。

   但想到顾铭在这部片子上连续两次精准的判断。

   她的话说不出口了。

   出口的是“没问题”三个字。

   权威,就是在一次一次的正确选择下建立的。

   很快,启明星就把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在霓虹的票房给通过相熟的媒体宣传出去了。

   果然有艺术影院找到了启明星。

   希望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上映。

   被启明星拒绝。

   这个举动也确实提升了点版权费用。

   150万将电视版权卖给了电影频道。

   50万卖了其他的诸如dvd版权什么的。

   没办法,现在对版权不重视,能卖这个价已经不低了。

   要不是有霓虹票房大卖的事,能卖这个价的一半就不错了。

   至于能不能卖更多钱。

   那就得等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试试水了。

   靠着自己的名头,多多少少应该也能吸引些片商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