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

第394章 必要性

   北风刺骨,肆虐的狂沙扑面而来,耳中“歘歘”声不绝,嘴里又咸又腥。

   入眼昏黄,仿佛置身于浑沌。

   洁白的口罩裹成了泥片,鼻孔的两个眼格外明显,左朋呸呸几口,重新换了一条。

   这鬼天气?

   他又往南看了看。

   这里是锡林盟浑善沙漠的最北边,往南直抵沽源(张家口辖县),离京城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两百公里。

   老说京城空气不好,要节能减排,不让农民烧秸秆,更不让烧煤,倒是把这地方好好的治理一下啊?

   正骂骂咧咧,耳边传来“呜”的一声,一架无人机掠过头顶,斜斜的栽进沙地里。

   左朋吓出一身冷汗:再低个几十公分,就砸他脑袋上了。

   “方志杰,你大爷……”

   方志杰抱着摇控器点头哈腰,估计是在道歉。

   离他只有十多米远,但压根听不清方志杰在说什么,耳中只有呜呜的风声。

   风太大了……无人机能飞起来才见了鬼?

   他站起身,刚一抬脚,就“嗤”的一下:整只脚全没进了沙里,灌了满满的一靴子。

   这鬼地方?

   捡起无人机交给方志杰,左朋又往北看了看。

   一座沙丘,顶上有个黑点,孤单单,独伶伶,像块石头。

   偶尔动一下,石头分开,变成了两根石桩,才知道那是两个人。

   左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过去。

   “王处长,来一颗?”

   王永谦摇摇头,左朋往嘴里丢了颗牛奶糖,又戴上口罩。

   丝丝甜流泌入胃腑,饥饿感消退了许多。

   低下头,又瞅了瞅李安定:仍跟个石头桩子似的,木然不动。

   左朋叹口气,一pì gǔ 坐了下来。

   石桩变成了三根。

   沙丘下,青石的墙基时断时现,残柱斜立,直戳戳在指着天。

   瓦砾散落,杂草丛生,随着狂风摇曳。

   举头四顾,遍野空旷,满目荒芜,透尽了破败与凄凉……

   整整一周,顺着锡林河两岸走了近五百公里,最后就找到了这么一处破地方?

   没错,是遗址,但傻子也能看出这只是座小古城,打八百杆子也和“风水”两个字沾不上边。

   换自己是李定安,也绝望……

   “回吧……回京城!”王永谦怅然一叹,“明年再找!”

   李定安盯着古城,面无表情,无动于衷。

   像是无意识,手指不停拔动,腿上的罗盘“骨碌碌”的转。

   “听话……别钻牛角尖!”

   我倒是想钻一下?

   李定安摇摇头,又往北看去:隐隐约约,就只能看出一个椭圆的轮阔,像是个大坑。

   其实应该是座大湖,锡林河的尽头:查干淖尔。

   建国后修水库,把水给截断了,大湖断流,渐渐干涸,后来被流沙吞没。

   这些年经过治理,沙地渐少,湖址又被风给吹了出来。

   同时吹出来的,还有这座古城。

   乍一看,残垣断壁,颓墙烂瓦,又小又孤,破败不堪。

   可谁又能想到,这地儿,竟然是处王城?

   我找的是风水阵法,你给我冒出来这么个玩意?

   所以,根本不是王永谦和左朋以为的受了刺激,而是想不通。

   真就特么的见了鬼……

   “左局,盟(锡林郭勒)文物部门怎么说的?”

   “三年前考察过,初步推断应该是唐末至五代的奚人所建,也可能是契丹人!”

   李定安摇摇头。

   奚人哪知道什么“惟王建国,辨方正位,以为民极”?

   更不要说懂什么“庚子属土,水土同卦、龙水连珠,辛壬会而聚辰”?

   倒是同时期在这一代放牧的契丹人,好像还有那么点可能?

   毕竟自隋起就世代受汉皇册封,受汉化的程度高许多。

   再开发一下脑洞,把时间往前挪一点:安史之乱之前,这里属河北道涿州,正儿八经的唐土,奚人、契丹、汉人混杂。

   万一是汉人修的呢?

   他吐了一口气:“然后呢?”

   “说是城址太小,遗物也不多,没什么研究价值。”

   李定安愣了一下:“左局,这句话,你有没有觉得耳熟?”

   耳熟?

   左朋努力的想了想,脸“腾”的一红:

   “李老师,老道峰上有辽代的残庙,还有块八卦石盘。”

   “你们考察了没有?”

   “考察了,遗物不多,遗址太小,感觉没什么价值……”

   但结果呢?

   左朋嗫喏无言,沉默了好久。

   “李老师,风水遗址在这下面?”

   看着不像啊?

   “哪有什么风水遗址?”

   风水法阵倒是有过一座……没错,就是这座小破城。

   城一破,阵自然也就废了……

   李定安叹气,又站起身,“回吧?”

   王永谦眼睛一亮:“回京城!”

   “回什么京城?回宾馆……”

   李定安拍拍pì gǔ 上的土,“改天再来探!”

   “夸”一下,两双嘴上跨下了四只唇角。

   又探?

   就这鬼地方,就这鬼天气,就这小破城,有什么可探的?

   王永谦终于知道,从奈曼出发,何安邦和马献明来送别时,为什么会用那样的眼神看他:

   既可怜,又同情?

   跟李定安出门,简直倒了八辈子霉……

   越野车停在一公里外,得一步步的从沙窝里挪过去。

   三个人走的跌跌撞撞。

   对讲机却响个不停:

   “小方,收队!”

   “徽音,你问问苏导,等风一停,我们就要考察小城遗址,你们要不要拍一下?”

   “左局,联系当地部门,随时做好发掘立项的准备……再向闫副厅汇报一下,一旦材料递上去,要尽快批复……再强调一下:时间不等人,如果耽误的时间太久,我们就不管了……”

   “舒静好,你联系一下吕院,看他能不能派个小组过来支援一下。”

   两个人跟在李定安身后,眼睛睁的越来越大,表情也越来越奇怪:

   就一座小破城,还要区文物部门批复?

   还要让故宫博物院派人支援?

   乍一听,还以为你发现了一座皇宫?

   王永谦格外的不解:“盟文物局的考古水平虽然不高,但就这么一座小破城,完全够用,为什么还要让故宫支援?”

   “国博的骨干全调到了奈曼,肯定抽不出人手。”

   “我没说人手,我问的是必要性。”

   李定安愣了一下。

   一座沙漠里的小破城,风水布局竟然和紫禁城一模一样,谁敢信?

   这就是必要性……(本章完)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