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灭清:从活捉皇太极开始

第七十四章 不会拍马屁就别拍

  钦差们休息了一天,终于开始工作了。

  召成山卫官员问话,查阅卷宗审问嫌犯等。

  钦差可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,代表朝臣的巡察御史可是带着好几个部门的人,因涉及到犯官审讯,刑部大理寺都有人来,代表皇帝的徐应元也同样带着锦衣卫的人。

  周启没有出现,交给姚兆年和唐文享应付。

  京官忙着调事情真相,陪同下来的地方官也没闲着。

  绞尽脑汁的捂盖子,担心渔民的事情揭发。

  周启没再亲自出面,让蒋秉兴去应付,与登莱官员谈判。

  卢象升没有什么事,他的山东右参政属于加衔,实际职务还是大名的兵备道,跟山东的地方官没什么瓜葛,纯粹就是陪着下来走一趟,顺便看看山东的地方卫所。

  周启领着他跑了一趟各寨所,看了看几块试验田的玉米。

  五月初了,在农户的精心照料下,试验田里的玉米茁壮成长。

  有的已经长到一尺多高,有的还不及尺高。

  不是照顾的不够好,是种子原因。

  周启挑选了五种不同品相的玉米籽种,种在了六块试验田里。

  等秋上收获后,就能知道哪种玉米适合在登莱地区耕种。

  还要继续选种育种,种上三五年,摸清楚生长习性,就能推广了。

  新作物的推广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

  需要时间,也需要耐心。

  卢象升对玉米并不陌生,也很感兴趣:“此物在江南产量不高,远不及水稻,亩产不过两三百斤,北方产量要高些,但也不过二三石,若亩产能有四石,北方可无缺粮之忧。”

  周启点头,别看亩产二三石和四石没什么区别。

  实则差距却大了去。

  大明的北方有多少耕地?

  若是一亩地能多收一石粮食,那能养活多少人。

  只是……

  周启却一点不乐观:“除了大灾之年,大明其实并不缺粮食,为何依旧有人饿死?吏治不清,就算亩产上千斤,大明依旧会缺粮,依旧会有人饿死。”

  卢象升没话可说了,大明的吏治确实没办法说。

 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。

  而且不好解决。

  现在才是崇祯三年,陕西的旱情并不足以影响全局。

  全国性的旱灾还有几年才会开始。

  就算陕西缺粮,中原江南地区却不缺。

  但粮食大多在大族和粮商的手中,缺粮的只是百姓。

  这是分配机制问题。

  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  不要说卢象升,就是皇帝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。

  否则又岂会有农民起义。

  没有再聊吏治,这个话题说多了影响心情。

  周启领着卢象升去摘杏子吃。

  事实证明,只要当官的不是太混账,老百姓创造财富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。

  相比左前二所,寻山后所的军户能吃的东西就很多。

  遇上胡明志这個有良心的防守千户,寻山所的军户算是比较幸运的,不少军户都将附近的山地上劈有果园,植有杏、桃等等各种果树,到了夏天吃食也能丰富一些。

  桃子再在还不能吃。

  成山卫种的是一种黄桃,据说熟了后皮会变黄。

  要到七月才熟,现在五月初还早呢。

  但有些早熟的杏子已经能吃了。

  这是一片占地不到半亩的果园。

  果树也很单一,只有大大小小上十棵杏树。

  有些杏树很大,一看就年头不短了。

  有些很小,还没开始结杏子呢!

  有些树上的果子比较大,看着都快有桃子大了。

  有些杏子很小,跟葡萄差不多大小。

  有些树上的杏子绿油油,看样子成熟还早。

  只有两棵树上的杏子黄中泛白,已经熟了。

  周启摘了几个杏子,也不洗了,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吃了。

  稍有点酸,但依旧觉的很美味。

  水果在大明算不上稀罕,富贵人家就算大冬天想吃水果也不是难事,好多水果都可以用窖藏法储存到冬天,即使是普通百姓家,也会挖个地窖藏点吃的。

  若遇到饥荒年,水果也是能活命的。

  周启边摘边吃,一口气吃了几十个,连那些没熟的绿杏子也摘了几个尝了下,虽然被酸的龇牙咧嘴的,却忍不住还想吃,于是又摘了一把嚼的咔嚓咔嚓。

  卢象升就斯文多了,摘了几个尝了下就不吃了。

  主人家被赶走,没在眼前晃悠。

  周启一边吃着杏子,一边交待陪在侧的胡明志:“果树要多种,浪费土地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,那些没用的山头洼地都可以种果树,除了杏树桃树,苹果、梨子等等果树也要种一些,谁种下就是谁的,只要能让军户创收,咱们做的事情就是有意义的。”

  胡明志苦着脸:“不好卖啊侯爷,寻山所的果树很多,但是每到成熟的季节,到处都是杏子桃子,根本卖不了多少,好多军户家桃子杏子吃不完卖不掉,都拿去喂鸡了。”

  周启‘唔’了一声:“喂鸡也好,多养些鸡也能卖钱,也可以吃肉,怎么也比让那些土地荒在那里强,百姓富裕起来了,官府还用再担心收不齐赋税?”

  胡明志道:“侯爷英明!”

  周启没好气道:“不会拍马屁就别乱拍,这他娘的算什么英明,普通百姓能都想到的你这个防守千户会想不到?”

  胡明志连忙道:“下官回头就鼓励军户多种果树。”

  周启没再苛责,知道这不是他的问题。

  老百姓生产不积极,不是百姓有问题,而是官府有问题。

  寻山后所还算好的,得胡明志的庇护,大多数军户家或多或少都会种上几颗果树,或自己吃,或者多少卖几个铜板补贴家用,只是距离他满山果树的畅想还有差距。

  鞭策一下很有必要。

  还是要继续种,要多多的种。

  当晚,下塌在寻山后所。

  周启叫来了胡明志,问:“寻山所谁能接你的职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胡明志就精神一振,他就是头铁,又不傻。

  一听这话,哪还不知道侯爷准备提拔自己。

  脑子一转,一点都没客气道:“副千户韩世荣可胜任防守之职!”

  周启就问:“给我说说情况!”

  胡明志道:“韩千户也是世职千户,负责寻山所操行事从不懈怠,持重且有操守,处事公正,能克己奉公,且勇于任事,不如将其叫来侯爷见上一见?”

  周启便道:“那就叫来看看!”

  胡明志忙答应一声,命人去叫韩世荣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